本页是<武汉新洲区第一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武汉新洲区第一中学

阅读:63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2:03
单位介绍
武汉市新洲区中学  学校重点级别:省级示范性高中
  一颗充分展示时代风采的校园明珠,镶嵌在大别山麓长江北岸举水河畔,使历史悠久的小城锦上添花。她就是诞生于共和国成立时的礼炮声中的武汉市新洲区中学,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
  199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投资助2000万元,1993年6月奠基,历时13个月,实现了举校搬迁。她以其宽阔的地理优势,精当的规划设计,恢宏的建筑群体,活泼美丽的风采,令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和省内外数万光观者赞不绝口。
  新校园的美,注入了决策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美学思考与美学要求,体现了设计者的美学素质和建设者的美学智慧,她融校园、花园、乐园于一体,集美观气派于一园。
  新校园首先给人地理环境优越和规模宏大的美感,她矗立于一片北高南低的向阳缓坡,三面环绕碧绿田野,东面临近邾城公园;既避开了喧器闹市,又偎依着新洲城关;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校园中雄伟的主建筑--科技楼在校园主轴中段,与黄金分割的教学、生活、运动三大区间,从韵律和气质上相互延伸,相互衬托,形成气势磅礴的整体动态,给人以拓展视野、升华境界、开阔胸怀的艺术感觉。
  迁建后的一中教育技术装备优良,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学校现在52个高中教学班,2名特级教师,86名高级教师。学校形成了集优美的园林特色、良好的校风校纪、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一体的隐性课程体系。新一中继承和发扬过去光辉传统,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在科教兴国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牢固树立“举‘三个面向’之旗,走科研兴教之路,务素质教育之实,育自主创新之人”的办学思想,努力探索和实践“自主--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策略,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校已形成“五为主”的科研特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以应用研究为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同步,以微观研究为主;全面研究与重点突破结合,以重点突破为生;骨干先行与全员参与结合,以全员参与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行动研究为主。
  “九五”“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多项课题研究任务,推出一大批课题成果和论文论著。群众性科研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教师队伍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世纪之交,新洲一中由市级示范性学校一跃而成为省级示范性高中。五年来,学校坚持“三个面向”之旗,走科研兴教之路,务素质教育之实,育和谐发展之人,积极构建和实验“自主---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新洲一中始终以“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以培养学生求真、向善、尚美、创新的人格为根;以学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培育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为魂;以开发学生潜能、开启学生自主心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学校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理想远大、基础深厚、知青意行合一的能适应未来、挑战未来、创造未来的精英。
  学校以办学的高水平、高品位、高质量和雄厚的综合实力享誉江城,蜚声荆楚。学校以突出的办学实绩,赢得了湖北省文明单位、省市示范性高中、湖北省教科研50强、武汉市对开放学校等17项省级和15项市级殊荣。
  新洲区中学创办于1949年,系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湖北省、武汉市及华中师大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北省、武汉市示范性高中,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国防科技大学的军事专家库桂生少将(省部级)是新洲一中培养的佼佼者。刘赛游,八七届高考省状元被誉为“山窝里的金凤凰”也是该校学生。
  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2100余名学生,在编教职工210名,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67人,武汉市“十大名师”、“十佳班主任”各1人,一级教师67人,青年教师占64%。
  新洲一中校园面积占地近200亩,另有校办工厂27亩,校办农场61亩,教工住宅区18亩,总面积306亩,建筑面积58000余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三栋。5400平方米的科技实验楼装备有交互式教学系统,以及演播室、电视台、广播台、展览室、语音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舞蹈室和理、化、生、劳技实验室。实验室设备基本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图书楼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藏书达2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内有496座的学术报告厅。运动区内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运动场看台可容纳3000余人。校园规模弘大,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格调典雅,整个建筑群体现了古典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美学思考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学校还不断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建有标准化食堂。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继95—97夺取“三连冠”后,99届该校高考上省线人数高达518人,又创历史新高,比某些县市的总和还要多,升学率边疆几年超过90%,95文科升学率100%,上重点线比率也相当大,97应届理科生高考过600分人数约点全市10%,继87年刘赛游获高考理科省状元后,邱习丹、柳敛沼、商娜同学分获95、98文科和97省市理科第二名。2004年新洲一中高考本科率超98%,有一个班43名学生,全部过本科线,其中39人在600分以上。2005年新洲一中再创辉煌,过一本线419人,位列全市三甲。1996年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湖北省复赛中霍春鹏获全省名,1998年在同层次的比赛中梅旺生又获全国一等奖。继87年巴曙松获“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后,梅丽霞、黄新峰同学又分获97、99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其他同学在文化、体育、艺术、劳技竞赛等方面获奖也不计其数。
  “九五”期间,学校承担省级科研课题4项,其中已有2项结题。领导、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交流和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8部。学生素质全面,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均有大批学生获奖。
  1990年以来,由于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学校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教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学校”、“校园管理优良学校”、“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学校”武汉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党委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洲区一中概况
  ◆◇诞生于共和国成立的的礼炮声中的武汉市新洲区中学,属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和示范性高中,
  是武汉市对外开放学校。
  ◆◇1994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园占地250亩,校舍面积5万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优良,生活设施设备完
  善。学校现在50个高中教学班,7名特级教师,86名高级教师。学校形成了集优美的园林特色、良好的校风校
  纪、和谐的人际关系、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一体的隐性课程体系。
  ◆◇迁建后的一中继承和发扬过去光辉传统,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在科教兴国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牢固树立“
  举‘三个面向’之旗,走科研兴教之路,务素质教育之实,育自主创新之人”的办学思想,努力探索和实践“
  自主--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激发
  学生创造思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以办学的高水平、高品位、高质量和雄厚的综合实力享誉江城,蜚声荆楚。学校以突出的办学实绩,
  赢得了湖北省文明单位、省市示范性高中、湖北省教科研50强、武汉市对开放学校等17项省级和15项市级殊
  荣。
  ◆◇矗立在举水之滨的新洲一中呈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体现出现代优质教育的许多特征。
  ◆◇一、创设人文化环境。学校景点纷布,异彩纷呈。每一处景点都因创业者独到新颖的创意和精心施工而被
  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每一个角落都成为美育和德育资源,使学生得到美的体悟、情的陶冶,智的启迪。校
  园被全国美育研究会的教授专家黄济先生誉为“集美之大成的典范”。
  ◆◇二、实施主体性德育。着力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人格的主体性德育是新洲一中实施自主--创新教育的关键
  要素。学校的文化、体育、卫生、综合实践、班团活动等德育实践,处处都体现着学校主体性德育的一些重要
  理念: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的起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德育的有效形式是生活化活动并让每个学生参与
  一切德育活动过程;德育管理的灵魂是创新;......为了使主体性德育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治管理委
  员会”并将其功能发挥到了;为了研究和解决德育中的新问题,学校成立了“班主任工作研究会”,不断
  推出德育研究成果。
  ◆◇三、实验开放式教学。新洲一中实施以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式教学
  。其要点:
  ◆◇(1)教育思想的开放:在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现代化教育学观念群
  ◆◇(2)教学研究的开放:初步实现了教研活动的多元化,实现了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度研究,扩
  大了教研的空间。近几年,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分别与美、法等国进行教育交流,实现了研究的
  国际化。
  ◆◇(3)教学内容的开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新科技、贴近新时代。
  ◆◇(4)教学空间的开放:由常规课堂扩大到图书馆、实验室乃至社会。
  ◆◇(5)学生思维间的开放:在课堂引入研究性学习,在注重求同思维的同时发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激发
  创造精神。
  ◆◇(6)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7)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投巨资将每个教室变成多媒体教室,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课堂教学面貌因
  多媒体教学的实施焕然一新。
  ◆◇四、开展群众性科研。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策略,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校已
  形成“五为主”的科研特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以应用研究为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同步,以微观
  研究为主;全面研究与重点突破结合,以重点突破为生;骨干先行与全员参与结合,以全员参与为主;多种研
  究方法综合运用,以行动研究为主。
  ◆◇“九五”“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多项课题研究任务,推出一大批课题成果和论文论著。群众性科研有效
  促进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了教师队伍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变。
  ◆◇五、坚持人本位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为核心的民主
  、科学、高效的人本位管理模式是新洲一中各项工作充满活力、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保障。学校不断深化
  内部管理改革,积极变革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大胆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改革干部、教师人
  事制度;深入推进评价体系、评估方式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各项改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新洲一中发展产生巨大
  的推动力。
  ◆◇多年来,新洲一中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方位推进内部管理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大幅上升。
  学生在国家、省级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800余人次。高考上线率99%,指令性计划内学生高考重点大学上线率
  达75%以上。《中国教育报》《?望周刊》先后分别以“璀璨的校园明珠”和“自主创新,追求卓越”为题报
  道了新洲一中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改革的成果。学校搬迁以来,20多个省市的有关领导和兄弟学校前来参观访
  问。学校接待港台同胞和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客人100多人次,并与美国、法国
  、新西兰等国家共4所学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的世纪,一中人正在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中创造新的业绩,
  在争创全国千强的征程中阔步前进,新洲一中这颗“璀璨的校园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